“五育并举”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通过提升课题教学质量、促进一二课堂融合以及优化教学资料,成为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任务。本报告旨在探讨相关策略与措施,并明确教学院长在其中的重点关注方向。
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与学术研讨会,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。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,让教师相互学习优秀教学经验,分享教学成果,形成良好教学氛围。例如,开展教学工作坊,针对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创新等进行专项培训,使教师掌握多样化教学手段,如项目式教学、小组合作学习等,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,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。依据“五育并举”目标,重新审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,融入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和劳育元素。在商科课程中,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,培养学生职业道德(德育);通过复杂商业问题解决,锻炼学生思维能力(智育);设置小组竞赛环节,增强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(体育精神);要求学生进行商业方案的精美展示,提升审美素养(美育);安排市场调研实践作业,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(劳育),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且具深度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。
学院建立一二课堂融合管理平台,整合各类社团活动、学科竞赛、社会实践等课外资源信息,与课程教学资源对接。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与教学目标,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,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课程作业或项目成果,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。例如,市场营销课程与企业营销策划大赛联动,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后,组队参加比赛,将比赛方案作为课程实践作业,教师给予指导与评价,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,又丰富课堂教学案例。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路径,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发展方向,制定个性化的一二课堂融合计划。学院提供生涯规划指导与学业导师辅导,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,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深化专业知识学习,培养综合素质。如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,在创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,参与创业孵化园项目,接受专业指导与实践锻炼,提升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,促进全面发展。
结合学科前沿动态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“五育并举”要求,对教材、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更新。增加时事热点案例、行业最新数据与研究成果,融入德育故事、体育文化、美育赏析、劳动模范事迹等内容,使教学资料更具时代性、实用性与教育性。例如,在管理学原理教材修订中,补充数字化管理案例,以及企业在绿色发展、员工关怀等方面体现五育元素的实践案例,拓宽学生视野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发展观。除传统纸质教材外,开发电子教材、在线课程、教学视频、虚拟仿真实验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料,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。利用多媒体技术,将抽象知识以直观形象方式呈现,如制作财务分析软件操作视频、企业运营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等,增强学生学习体验,提高学习效果,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、反复学习的丰富资源。
1. 理念引领与制度保障:教学院长那文忠应深入领会“校五育并举”文件精神,在全院范围内积极宣传推广,引导教师树立正确教育教学理念,将五育融合贯穿教学全过程。同时,制定和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,如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中增加五育融合指标、一二课堂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、教学资料审核与更新制度等,为各项教学改革举措提供制度保障,确保改革有序推进与有效实施。
2. 统筹协调与资源配置:负责统筹协调学院内部各部门与外部资源,为教学质量提升、一二课堂融合创造有利条件。整合学院教学经费、师资力量、实验室资源等,合理分配用于教师培训、课程建设、实践教学基地拓展等方面。加强与企业、社会组织合作,引入外部优质资源,如邀请企业高管担任兼职教师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,丰富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,推动学院教学工作持续发展,实现“五育并举”人才培养目标。